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医学所核心使命,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整合优势资源,突破学科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任务导向、动态协同、高效赋能、机制灵活”的新型“大兵团”作战科研组织模式。创新院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由首席科学家组建攻关组,定人员、定项目、定任务。
根据创新院发展需求,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攻关榜单与用人需求。
一、要求及待遇
1.以“揭榜挂帅”形式公开招聘。揭榜人员必须服从项目安排,确保100%的时间精力用于项目攻关,不允许私自新增申请或承担与攻关任务无关的其他项目。
2.首席科学家制定攻关组的任务和目标,并与攻关人员签订任务目标责任书。
3.参照市场竞争力水平确定基准待遇,实行“基础工资+基本绩效”的发放方式,考核优秀者可申领专项奖励,对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设立“特别贡献奖”,再给与额外奖励。
4.拥有专项晋升通道。以“攻坚贡献率”为核心指标进行职称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分配晋升指标。
5.对攻关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在学生指标、职称晋升、人才评审和项目推荐中给予倾斜。
6.非事业编制人员在项目执行期内表现优秀的,申请入编时可放宽学历、年龄等要求。
二、榜单及需求
采取“揭榜挂帅”形式,秉承"英雄不问出处,能者尽展其才"的原则,以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任务为牵引,聚焦功能核酸与组学原始创新、技术工程转化及临床应用突破,构建“技术研发–工程优化–临床验证”闭环。首期面向三大攻关方向,分别招聘领军人才1–2名,核心研发团队成员3–5名。
方向一:前沿技术创新
1. 攻关目标:功能核酸智造与多维组学技术原始创新
2. 核心任务:
(1) 开发2-3种全新功能核酸智能筛选新方法,突破传统筛选效率瓶颈,构建覆盖多种肿瘤标志物的高特异性适体探针库;
(2) 研发2-3种单细胞/空间组学新技术,打造肿瘤等重大疾病全景分子图谱构建平台,提升检测灵敏度与多靶标检测维度。
3. 协同关联:为技术工程化组提供适体探针库与组学原型技术,联合临床应用组验证胰腺癌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标志物的筛选效能。
4. 人才需求:具备功能核酸筛选、核酸化学生物学等研发经验,掌握CRISPR基因编辑、AI赋能的核酸设计、核酸构效关系解析技术;掌握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组等高分辨技术全开发流程与大数据分析经验;具有核酸适体筛选和10x Genomics、CODEX等平台深度开发经验者优先。
方向二:技术工程转化
1. 攻关目标:实现技术转化闭环与国产化装备落地
2. 核心任务:
(1) 搭建AI赋能的核酸设计-筛选-分析一体化平台,开发全自动智能筛选装备,建立构效关系数据库。
(2) 整合方向一技术成果,开发国产化高分辨组学技术体系,突破检测极限,构建多组学联合分析框架。
3. 协同关联:为临床应用组提供标准化技术平台与试剂、算法模块与检测装备,联合方向一优化探针性能。
4. 人才需求:具有技术工程化与转化落地经验,熟练掌握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框架,具有开发生物大数据专用算法的成功经验;有国产化技术转化经验者优先
方向三:临床应用突破
1. 攻关目标:推动肿瘤等重大疾病标志物与试剂盒临床转化
2. 核心任务:
(1) 基于方向1探针库与方向2多组学数据,鉴定2-3个胰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阐释胰腺癌早期发生机理,开发高灵敏度诊断试剂盒,完成临床前验证并启动三类医疗器械申报。
(2) 整合多组学技术(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蛋白组等),构建乳腺癌智能分型系统,解析乳腺癌演进与耐药机理,鉴定乳腺癌治疗新靶点,开发伴随诊断试剂与治疗新策略,推动技术进入医院示范应用。
3. 协同关联:反向牵引技术迭代(如标志物验证需求驱动探针库优化),联合工程化组开发嵌入式诊疗决策模块。
4. 人才需求:具备肿瘤生物学与医学研究背景,具有产品开发经验,熟练掌握体外诊断试剂开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有肿瘤标志物研究与临床资源整合能力。
榜单以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任务为牵引,要求各方向形成“技术研发-工程优化-临床验证”闭环,重点支持胰腺癌早诊标志物与试剂盒、乳腺癌分型新方法与临床转化、智能筛选装备等标志性成果产出。
三、揭榜方式
(一)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认同创新院建院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符合榜单需求,可以全身心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各类人才。
(二)请有意向揭榜入组的人员下方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并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附件形式上传。
(三)已报名医学所科研岗位和科研支撑岗位的,若有意向揭榜入组的人员,请按上述要求再次报名。
(四)如有疑问请咨询
科技管理处:程林 chenglin@him.cas.cn
人事人才教育处:徐海燕 xuhaiyan@him.cas.cn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创新研究院
2025年4月22日
附件下载: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创新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医学所核心使命,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整合优势资源,突破学科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构建“任务导向、动态协同、高效赋能、机制灵活”的新型“大兵团”作战科研组织模式。创新院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由首席科学家组建攻关组,定人员、定项目、定任务。
根据创新院发展需求,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攻关榜单与用人需求。
一、要求及待遇
1.以“揭榜挂帅”形式公开招聘。揭榜人员必须服从项目安排,确保100%的时间精力用于项目攻关,不允许私自新增申请或承担与攻关任务无关的其他项目。
2.首席科学家制定攻关组的任务和目标,并与攻关人员签订任务目标责任书。
3.参照市场竞争力水平确定基准待遇,实行“基础工资+基本绩效”的发放方式,考核优秀者可申领专项奖励,对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的设立“特别贡献奖”,再给与额外奖励。
4.拥有专项晋升通道。以“攻坚贡献率”为核心指标进行职称评价,根据考核结果分配晋升指标。
5.对攻关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在学生指标、职称晋升、人才评审和项目推荐中给予倾斜。
6.非事业编制人员在项目执行期内表现优秀的,申请入编时可放宽学历、年龄等要求。
二、榜单及需求
采取“揭榜挂帅”形式,秉承"英雄不问出处,能者尽展其才"的原则,以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任务为牵引,聚焦功能核酸与组学原始创新、技术工程转化及临床应用突破,构建“技术研发–工程优化–临床验证”闭环。首期面向三大攻关方向,分别招聘领军人才1–2名,核心研发团队成员3–5名。
方向一:前沿技术创新
1. 攻关目标:功能核酸智造与多维组学技术原始创新
2. 核心任务:
(1) 开发2-3种全新功能核酸智能筛选新方法,突破传统筛选效率瓶颈,构建覆盖多种肿瘤标志物的高特异性适体探针库;
(2) 研发2-3种单细胞/空间组学新技术,打造肿瘤等重大疾病全景分子图谱构建平台,提升检测灵敏度与多靶标检测维度。
3. 协同关联:为技术工程化组提供适体探针库与组学原型技术,联合临床应用组验证胰腺癌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标志物的筛选效能。
4. 人才需求:具备功能核酸筛选、核酸化学生物学等研发经验,掌握CRISPR基因编辑、AI赋能的核酸设计、核酸构效关系解析技术;掌握单细胞转录组、空间转录组、空间蛋白组等高分辨技术全开发流程与大数据分析经验;具有核酸适体筛选和10x Genomics、CODEX等平台深度开发经验者优先。
方向二:技术工程转化
1. 攻关目标:实现技术转化闭环与国产化装备落地
2. 核心任务:
(1) 搭建AI赋能的核酸设计-筛选-分析一体化平台,开发全自动智能筛选装备,建立构效关系数据库。
(2) 整合方向一技术成果,开发国产化高分辨组学技术体系,突破检测极限,构建多组学联合分析框架。
3. 协同关联:为临床应用组提供标准化技术平台与试剂、算法模块与检测装备,联合方向一优化探针性能。
4. 人才需求:具有技术工程化与转化落地经验,熟练掌握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框架,具有开发生物大数据专用算法的成功经验;有国产化技术转化经验者优先
方向三:临床应用突破
1. 攻关目标:推动肿瘤等重大疾病标志物与试剂盒临床转化
2. 核心任务:
(1) 基于方向1探针库与方向2多组学数据,鉴定2-3个胰腺癌早期诊断标志物,阐释胰腺癌早期发生机理,开发高灵敏度诊断试剂盒,完成临床前验证并启动三类医疗器械申报。
(2) 整合多组学技术(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蛋白组等),构建乳腺癌智能分型系统,解析乳腺癌演进与耐药机理,鉴定乳腺癌治疗新靶点,开发伴随诊断试剂与治疗新策略,推动技术进入医院示范应用。
3. 协同关联:反向牵引技术迭代(如标志物验证需求驱动探针库优化),联合工程化组开发嵌入式诊疗决策模块。
4. 人才需求:具备肿瘤生物学与医学研究背景,具有产品开发经验,熟练掌握体外诊断试剂开发、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法规,有肿瘤标志物研究与临床资源整合能力。
榜单以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等重大任务为牵引,要求各方向形成“技术研发-工程优化-临床验证”闭环,重点支持胰腺癌早诊标志物与试剂盒、乳腺癌分型新方法与临床转化、智能筛选装备等标志性成果产出。
三、揭榜方式
(一)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认同创新院建院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符合榜单需求,可以全身心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各类人才。
(二)请有意向揭榜入组的人员下方二维码,填写相关信息,并简要提供相关材料,以附件形式上传。
(三)已报名医学所科研岗位和科研支撑岗位的,若有意向揭榜入组的人员,请按上述要求再次报名。
(四)如有疑问请咨询
科技管理处:程林 chenglin@him.cas.cn
人事人才教育处:徐海燕 xuhaiyan@him.cas.cn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创新研究院
2025年4月22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