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涛

—— 个人简介 ——

个人简历

特聘研究员。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公派),2010-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办学科建设主管,2012-2021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研、副研,2021年8月入所,从事核酸适体和分子诊疗产品的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识别与分子诊疗学:1)基于核酸适体的生物标志物发现;2)核酸适体产品的开发与临床应用;3)核酸适体筛选方法与核酸结构研究;4)智能核酸识别元件的设计与构建;5)定量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代表性成果:1)建立了通用型核酸适体靶标鉴定和甄别新方法,发现了十余个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物;2)首次发现了识别蛋白异源二聚体的核酸适体,建立了循环肿瘤相关物质的临床样品检测新方法;3)搭建了核酸适体筛选平台,完成了小分子、多肽、蛋白与细胞等不同类型靶标的筛选;4)发展了基于二级结构的核酸适体表征优化策略,发现了三-四链杂合核酸结构。在Adv. Sci.,JACS,Anal. Chem.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同)或共同通讯论文19篇;申请国内专利13项(授权8项),其中PCT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 2013与2017年度分别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代表论著
获奖及荣誉
视频简介
邮箱地址

邴涛

个人简介

个人简历

特聘研究员。201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2014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公派),2010-2012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办学科建设主管,2012-2021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助研、副研,2021年8月入所,从事核酸适体和分子诊疗产品的开发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识别与分子诊疗学:1)基于核酸适体的生物标志物发现;2)核酸适体产品的开发与临床应用;3)核酸适体筛选方法与核酸结构研究;4)智能核酸识别元件的设计与构建;5)定量蛋白质组学应用研究。代表性成果:1)建立了通用型核酸适体靶标鉴定和甄别新方法,发现了十余个潜在肿瘤生物标志物;2)首次发现了识别蛋白异源二聚体的核酸适体,建立了循环肿瘤相关物质的临床样品检测新方法;3)搭建了核酸适体筛选平台,完成了小分子、多肽、蛋白与细胞等不同类型靶标的筛选;4)发展了基于二级结构的核酸适体表征优化策略,发现了三-四链杂合核酸结构。在Adv. Sci.,JACS,Anal. Chem.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含共同)或共同通讯论文19篇;申请国内专利13项(授权8项),其中PCT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 2013与2017年度分别荣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

研究方向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代表论著
获奖及荣誉
视频简介
邮箱地址

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福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