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项目,浙江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2015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6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从事Research Fellow的工作,2021年加入医学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微针药物递送系统与采样检测器件的创制及医学应用研究,国际首创冷冻微针、糖微针、可自愈多孔微针以及超溶胀微针等多种原创微针平台,成功实现了微针对活细胞与外泌体等新型生物制剂的稳定负载与递送、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广谱“后装载”与可控释放、以及皮肤间隙液与生物标志物的快速足量采集等方面的新突破,在疫苗接种、肿瘤免疫治疗、皮肤病与眼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多个医学应用场景中展示出巨大潜力,为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策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cta Biomateriali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获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专利3项,曾获“Wiley中国杰出作者奖”“Wiley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奖以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原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项目,浙江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2015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2016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从事Research Fellow的工作,2021年加入医学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微针药物递送系统与采样检测器件的创制及医学应用研究,国际首创冷冻微针、糖微针、可自愈多孔微针以及超溶胀微针等多种原创微针平台,成功实现了微针对活细胞与外泌体等新型生物制剂的稳定负载与递送、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广谱“后装载”与可控释放、以及皮肤间隙液与生物标志物的快速足量采集等方面的新突破,在疫苗接种、肿瘤免疫治疗、皮肤病与眼病治疗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多个医学应用场景中展示出巨大潜力,为精准诊疗提供了全新策略。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cta Biomaterialia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1项,已获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专利3项,曾获“Wiley中国杰出作者奖”“Wiley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奖以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